近期媒体采访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时,使得西飞的“脉动生产线”也在网络里惊鸿一瞥。据最乐观的估算,运20将来能达到月产12架的效率,一年就能够完全满足两个空军运输师的装备量。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到底是啥意思呢?其实它就是借鉴汽车工业流水线作业方式用以飞机制造,使得飞机的总装阶段是一个固定的频率上进行。
不同职责分工的具体操作人员在自己固定区域进行反复的熟练装配作业,显著提升飞机的生产效率,大幅度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相关成本、提高飞机装配质量。进入脉动生产方式,表明运20已确定进入高速生产阶段,部队的服役数量会稳固提升。另外,西飞曾曝光了车间组装运20的照片,从照片来看为运20装配的并不是俄D-30K发动机,而是国产发动机WS-18。运-20近期慢慢的开始使用WS-18发动机进行试飞。
WS-18是结合D-30KP-2航空发动机等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引擎系统,这种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拥有低油耗、大推力、性能出色等优势,新发展的WS-18发动机将拥有更好的技术指标,除了运20运输机,后续版的H-6K/J以及将来的轰20都可能会使用该型发动机。一个国家拥有成熟的大型战略运输平台,除了为一些特种机型号,预警机、加油机等提供坚实的研制基础,是本国空军真正成为战略空军外。
还能是本国军事力量的快速投送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面。而这却是我国长期的短板,曾有数据对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空军大中型运输机数量做了一个对比。美国以658架的数量名列第一,其次是俄罗斯空军的177架,中国则是84架,仅比英法两国略多。中国空军的运输机数量,与美俄相比严重不足,甚至不足美国空军的六分之一!运20的出现不仅解决的从无到有的问题,还使得我国的战略运输机技术等级进入一个较高的水平范围。
运20研制之初就以超越伊尔76和C-17为基本要求的,从细节分析运20和C-17的机身翼盒凸起对比,前者外突占用机体外形;后者内嵌占据货仓空间。虽然运20的外突会增加油耗,但是内部货舱空间得以更完全的保障,才是运输机的重任所在。虽然运20与伊尔76都属于200吨级范畴但是最大起飞重量比伊尔76高40吨左右,最大运载量达到60吨,完全能满足99式坦克这样的重型装备长途运输。
再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中国航空工业与世界前列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但重要的是在新世纪已经有了许多好的开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蓝天会充斥着各类性能优异的中国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