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同行交流非标设备标准化的时候,经常有同行提及他们公司也有自动化设计标准。
再问到具体的细节的时候,回答是各大车厂的标准他们都支持,SICAR, 宝马标准,奔驰标准,都做过。总之是为哪个车厂供的设备,就会遵循哪个车厂的标准。
言谈之间很得意的样子。 当然,我也知道,咱们同行之中,有很多人对拥有SICAR之类标准应用经验,比较拥有优越感。
当然, 为大厂供过货,服务过,遵守过大厂的规范, 体验过规范的标准体验,确实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对于提升个人的技术技能, 是一种难得的机会。
就好比,大型项目所招募的施工队,如果不是属于正规公司,如果是杂牌军,实施工程人员没有规范的着装标识,甲方会直接发放统一的安全帽和工作服。 而不允许穿戴原来的装备进入现场,作为服务方的实施工程人员, 会因为被统一的着装而感到骄傲吗?
我自己经常因为辅导一些设备厂客户, 去他们的项目现场服务的时候,会作为他们的一员,穿上他们临时借的一套工作服,被甲方问及的时候, 也完全只字不提自己的公司名字, 这时候我应该是自豪还是骄傲?
SICAR标准的产生, 首先源自于车厂的需求。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自动化集成度相当高的行业, 每条产线内,设备工位几百个, 用掉的PLC系统也都几十上百套,然而一个品牌,一个车型, 都会有许多类似的产线,甚至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多个生产基地。
那么对汽车厂来说,这些产线的维护就很重要。如何让车厂的维护工程师班组 能够准确的通过工作需要随时调配到任何一条产线, 甚至升职到另一个生产基地担任主管后仍然能胜任这个工作?
当然是需要所有产线的所有设计规范,包括程序设计都是一样的,一个套路做出来的。 这样工程师从入职开始,只需要简单培训,了解其中任何一套系统的设计结构,就可以轻松胜任所有的产线。
而汽车厂的产线, 通常是许许多多个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设备组成的,同一条线上面会有多个供应商同时调试,不同的线的相同的工位,每一次工程招标, 也未必保证还是上一家供应商中标。而所有的设备厂, 工程师会有流动,即便同一个工厂的设备,如果管理要求不严, 也有一定的可能设计风格程序风格完全迥异。那么对汽车厂的维护班组来说,就会成为灾难。
我自己最早工作的国企,在进口了一条国外进口生产线之后,后面再建设的产线是复制的进口线,我们就组织规划了统一的标准,除了我们自己设计的工段, 同事间可以完全兼容,消灭掉个人特色, 外购的工段, 也要求供应商按我们给的程序架构统一规范设计,最终交给生产部门的就是统一规范的程序。
然而,因为我们行业规模太小,即便到最后顶级规模的时候, 也不过是5条线, 也仍然在一个厂区内, 所以我们也没有牛逼哄哄正式定义为什么正海标准。而多年后回过头看, 那不过是一套极其普通的垃圾程序而已。
而汽车行业足够大, 甚至足够大到只要车厂有这样的需求,如西门子,罗克韦尔这样的厂家,都会自愿出面组织力量为车厂开发设计专用标准模板,提供给车厂,车厂消化吸收后,在提供给所有设备供应商,要求在提供设备时, 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 如有违反,代价则是不给验收通过。所以SICAR标准对设备供应商来说, 其实是个紧箍咒。 不管你原本水平有多高,或者多低,都必须要按照规定好的规范来, 不许有自己的个性发挥。
这对于自动化工程师水平低的公司, 是个好事。 因为工程师不需要头疼程序架构怎么写了, 有现成的模板给你学习。 甚至不会的时候客户还会组织力量为你培训。 而如果对自动化水平高的工程师, 这就痛苦了,管你有再高超的技能, 再优秀的设计方法和理念, 再高的效率, 违反了标准的规定一概不允许。 你顶多可以在其中的某个细节做一点自己的改进提高。
一个车厂采用了这套标准之后, 其他的车厂拿来作为参考, 有的车厂会直接套用,而有的会按照自家的喜好,略加改进, 发布为自己家标准,然后要求为自己供货的设备商参考执行。 这就是同一个设备类型的制造商会同时拥有多个品牌的汽车标准实施经验, 因为他有可能同时为不同的品牌供货,那么只应该要依据客户厂家的需求随时切换标准做设计即可。 原本这些标准也没多大的差距,都是一回事。
前段时间, 有人问我,所谓的SICAR标准和宝马标准及奔驰标准, 有啥不一样的区别, 哪个更好?
我回答他,这些标准都一样的,无法对比好坏。 如果你做到了比如保时捷设备主管的老大, 你把你做过的或者看着顺眼的一套程序强行规定为厂家标准,规定所有供应商遵守,那你就发明创造了保时捷标准。
就好比,一个厨师被雇佣到私人会所服务大佬的餐饮,大佬的管家,直接详细约定了每餐做饭的食材,调料, 配方,工艺, 制作流程。 管你是蓝翔技校毕业,还是曾经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厨师,所有技能扔一边去,严格按照规矩来干。 做的饭菜好吃不好吃,营养是不是合理也自然不需要你来负责。
我相信如果曾经的国宴厨师来作了这样的工作,肯定会感受到深深的羞辱。 愤而挂靴离去。
因为汽车行业调试上班时间太长, 劳动强度太大,通常为完成工期, 会安排工程师倒班连夜加班干,然后还需要漫长的陪产过程,所以大批自动化工程师不堪忍受,纷纷离职改行,而汽车行业因为遇到电动车发展的大机遇,众多新线纷纷上马,导致近些年汽车行业的自动化工程师缺口特别大。 微信群中常常看到有招临时工程师的广告,价格经常是至少1000-1200/天,甚至1500,而据说也有过公司开出过2000-3000的高价。 然而仍然找不到人手。甚至诞生了一大批专门的中介公司, 专门为一些汽车行业服务商招募短期劳务工程师。
当原本以技术擅长, 以创新为己任的工程师, 沦落到不分优劣,只需要有经验背景,然后不分创造和贡献, 直接按天计价甚至按小时计价的时候,不管对方给付的工资有多高, 本质上付出的仍然是劳务费。就不存在被当作人才,以个人优秀的技能, 处理问题的能力, 帮雇主解决困难了。 所以去服务的工程师同行, 纵然赚到了些辛苦费,可以有一些物质上的满足, 然而如果指望得到更高的尊重, 甚至事业的发展,就只能是自取其辱了。
即, 如果你满足于这个短期工作给付的身价, 那就和农民工没啥不一样的区别,都是干一天领一天钱, 全靠体力赚钱,价格起起落落随行就市, 直到年龄渐老,终有一天干不动了,自己吃不消了, 终于退下不再参与, 或者中介公司也嫌弃年龄大, 不再给派活, 就只好回家养老了。
至于自己纵横技术领域积累了多丰富的经验,技能有多优秀啥的, 也就自己留着等抱孙子的时候给孙子吹吹牛逼吧, 市场和行业无人记得, 无人在乎,无人提起,无人需要。
究其原因, SICAR标准纵然是很优秀的, 充分实现了汽车厂的目标。我在给一个在马士基工厂从事维护工作的朋友介绍SICAR标准的功能的时候, 对方就艳羡不已。 称他们工厂的各种设备程序3000多套, 每套系统都是各供应商按自己习惯做的,都各成体系,新工程师来了学了好几年都学不过来,维护时头疼不已。
然而SICAR对实施过程中的设备方的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并没有显著地提升。 在资本扩张攻城掠地扩大产能的时候,仍然是需要人海战术来实现,而更可悲的是,工程师们竟然成了人海战术中的一环。
这些行业真是作死的节奏, 早晚作死到无人可用,没有工程师愿意从事的行业。
建议年轻的工程师们,在有跳槽计划的时候,但凡当下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可以容身,不要被短期的所谓的高薪诱惑, 那里个人成长没有前途,反而可能是一条不归路的天坑。
我在推广介绍PLC标准化编程烟台方法的时候,总有人问我的标准化标准和SICAR标准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明显的优点。 我想说的是,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SICAR标准,以及众多的见得到名字的许多标准,包括PACKML/OMAC等标准,这些都只是规范, 而我提供的是制作提炼规范的方法----所以称之为烟台方法。
即, 如果SICAR标准及其他各行业设施领头羊公司要制订行业标准的时候,采纳的烟台方法,所炼出来的宝剑,即标准,会是削铁如泥的倚天剑屠龙刀, 而不是如现在般资质平平徒有其表的塑料剑。
当然, SICAR标准诞生的时候, 还远没有烟台方法, 烟台方法诞生的时候, SICAR标准已经大行其道20多年,所以这个先天的缘分是错过了。 除非是西门子的SICAR研发部门, 或者汽车行业的标准化部门有高手慧眼识珠,引入烟台方法对SICAR升级改造, 否则以现在的趋势看,很久里, 双方只能平行下去无法产生交集了。
当然, 也还有很多同行新手还没见过SICAR,甚至学习过程中所参考的资料还抵不上SICAR有价值,所以,学习一下SICAR标准必然也会对他们技术能力提升起到一定的帮助,我这里把一套新收到的SICAR资料和程序,总计大概有1G,分享给大家。
但大家如果不从事汽车行业,建议也不需要期望值过高,随便学学就是了。 我还没见过有人从汽车行业出来后能把SICAR标准应用到其它行业。 基本上用不上。
我的好友可以私信给我直接获取。如果跟我还不够熟,或者不想这样的小事骚扰到我,可以在公众号付费后获取获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