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被认为工业生产、大规模生产的代名词。流水线刚刚出现在工业领域时,曾赢得广泛赞誉,被认为不仅实现了生产率的惊人跃升,还降低了劳动者负担,让普通工人获得更高收入和更多闲暇。但随着流水线走出美国,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被广泛采用,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这种新型的工业组织方式,非但带来了枯燥,影响了工人的精神健康,而且也使得工人再也没机会像过去的工匠那样拥有完整的技能,只能被动成为就业市场上任由挑选的对象,在之后还因为自动化的推行,更可能面临失业。
讨论流水线,回顾流水线应用和革新的历史,这也是对于工业经济时代产业运行方式和经营理念的梳理总结。美国著名的科技史研究专家、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访问学者大卫·E.奈所著的《百年流水线:一部工业技术进步史》一书,近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出版。这本书回顾了1913年流水线多年里,这一组织方式带给世界的持久影响,以及改变现代人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流水线的兴衰见证了全世界经济的百年兴衰。”
我们通常所说的流水线,指的是现代工业匹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如果仅仅是指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运作方式,中国古代历史上早至秦汉时期就曾有过类似的例子。如战国时期的秦国及一统后的秦朝,在兵器制造及长城修建中,部分配件采用了接近于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而汉代在漆器等物品的生产中,也采用了高度细分、流水运作的模式。但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秦汉时期的准流水线,没有在后来的朝代中被完整保留并发扬光大,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距离后来的机械化、电气化相去甚远,因此尚不足以显露这种方式在效率方面的优势,也难以复制推广。
现代意义上的流水线为何会出现在美国,是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个国家在劳动分工、专业机械设计、金属冲压等方面已经有了成熟积累,而流水线式的运作方式已经在很多行业内开始做了尝试。20世纪初,电动机已经很普遍地在美国制造业中得以装备,这为福特公司在1913年开创性的建成一条移动的流水线,铺平了道路。也就是说,流水线并非福特个人的发明产物,而是美国制造业长期积累、探索的成果转换。
福特公司建成的移动流水线,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流水线的五项最重要的特点。书中归纳指出:首先,这条流水线真正的完成了劳动的精确细化分工,可以让各岗位的劳动者专精于被分配到的精细工作,时间计算也不断细化。福特公司甚至愿意聘请残障人士而非健全员工进入流水线工作,为的就是保证流水线的长时间稳定运行;第二,流水线上要使用无需在最后时刻进行打磨、抛光等就能实现良好兼容性的通用零部件;第三,使用电气化;第四,机器设备的布局,应当以制造每一种零部件的操作顺序为主,而不是根据其类型进行摆放;第五,零部件和局部装配从一个生产平台,要自动传输到下一个生产平台——流水线上的传送带,常常因此被视为流水线、现代工业最为标志性的物件。
借助上述五大特点,福特公司很快就将私人小轿车的制造成本降到了可控的最低范畴,此公司的掌舵者福特固执的坚持只生产固定车型,并不断降价销售,还大幅度提高了工人薪酬。书中指出,当时的福特公司几乎能够完整地利用所有原材料,哪怕是包装货物的木箱。这些做法刚开始时,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流水线带来的产能革命让人惊叹,而福特公司工人的“高薪酬”甚至赢得了工会组织的交口称赞。当时的欧洲和日本媒体都聚焦福特公司的流水线,欧洲国家的艺术家甚至想出了效仿流水线设计集体舞蹈,来展现“流水线美学”的思路。
然而,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社会各界对于流水线大范围的应用,所带来的人的“异化”、失业增加等问题所提出的抨击。卓别林拍摄的《摩登时代》将这种担忧和质疑情绪进行了高度渲染。在流水线方式和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如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公司,陷入最为糟糕的舆论评价,甚至有可能因此引发监管制裁的情况下,美国卷入二战所忽然出现的产能需求,使前者们得以被“拯救”。书中感慨说,二战期间,“曾经一度让人极端厌恶的加速度生产,转眼间就变成了爱国主义的同义词”。战时生产不仅为美国汽车企业、飞机制造商等制造业巨头创造了当时多达数千亿美元的订单,更是促进了流水线方式的升级优化,让美国企业得以驾驭超大规模流水线,这为战后美国制造铺天盖地覆盖全世界奠定了基础。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进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丰裕年代”,而之后欧洲和日本也成功地走出战争破坏的阴影,公众的注意力再次转向对于流水线以及自动化、机器人对于人的影响。人们也开始意识到,20世纪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教育,事实上也被塑造为与流水线工厂无异的模式,极大地窒息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及社会的创新可能。
本书还深入讨论了20世纪60年代晚期以后,日本制造行销全国、并因此促成的日式精益制造的流行。日本的精益制造,建立在美式流水线基础上,并纳入了美国管理学者朱兰和戴明的理念,赋予了工人更多的自主权限,鼓励员工做敏捷创新。美式流水线世纪末期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内地、东南亚国家、中东、非洲国家,因计算机的广泛采用,使得工业生产的效能被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但这也代表着大规模量产的峰值。
随着移动互联、小众消费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家重拾工匠精神,要求制造业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让产品更多地体现科技含量。而商用机器人在技术上的成熟,使得流水线上“机器换人”成为可能。